
David所說的話,圖片以Canva製作)
導演
Tim Wardle
編劇
Lawrie Doran & James Morgan
紀錄片成員
Robert Shafran, Eddy Galland, David Kellman
紀錄片描述三胞胎從小被精心安排到三個家庭收養,19年後重逢的真實故事。
年份
2018
心得
其實電影一開始的訪談,就可以看出Robert Shafran和David Kellman有著不一樣的談吐和個性,在還沒看過三人的電視節目影像時,根本不會覺得他們有本質上的相似之處。因為大男孩時的相貌、姿勢神態太像複製人了,所以造成了錯覺。

Eddy的妻子所說的話,圖片以Canva製作)
電影後半才是紀錄片要探討的內容所在。我沒有想要討論倫理道德問題,要知道在1960年代跟現代一定是不一樣的思維。雖然實驗數據結果要在2066年才能公開,但我們應該要知道的是,目前已知科學上的發現(Epigenetics),還有一位擁有變態大腦的神經學家James H. Fallon的故事。
(一) Nature和Nurture,Genetics和Epigenetics
先來了解一下「Nature」和「Nurture」這兩個字,它們代表先天和後天。而科學用詞「Genetics」和「Epigenetics」,前者指基因,而後者「Epigenetics」這個字呢?
來看看Harvard university的兒童發展網站對Epigenetics的解釋。網頁文章說明到過去認為「基因是不可改變的(set in stone)」或是「基因決定一切發展」的觀念已經被推翻了,不需去爭辯先天和後天何者重要,因為這兩者的關係是並存的。科學上發現,環境(包含正向經驗、負向經驗)會影響基因的表現,讓基因是「開啟」或是「關閉」。正向經驗包含良好的情感支持系統和受教育權等等,負向經驗包含環境毒素和生活上的壓力與因境等等。除了發現環境會影響基因的表現之外,科學家們也發現從胎兒到兒童早期的負向經驗(例如營養不良、藥物或毒物、毒性壓力)會讓腦部產生實質結構和化學性結構的改變,且影響是會持續終生; 這些生物學上的記憶(biological memories),不只影響到多重器官造成生理問題,這些記憶也會造成心理問題,也影響到未來的學習能力和行為。網頁上也直白地說,聽莫札特音樂給新生兒聽號稱可以促進認知發展,但是這其實沒有科學根據。那有什麼是能夠減低負向經驗造成的基因影響呢? 網頁提到: 孕婦的營養、大人和小小孩的「serve and retrun」互動模式,加上讓孩童擁有來自家庭和社群的「正向社會情緒支持系統(positive social-emotional support)」。總結來說,最好的策略就是對幼童有良好的支持、正向的回應和減輕壓力。
ChatGPT 對Epigenetics的解釋
(提示: 說明epigenetics並提供例子和文獻,以國小生也可以理解的方式說明。)
(提示技巧是我從「好好問ChatGPT: 問對問題,精確提示,讓生成式AI幫你構思工作新點子、規畫美好生活」一書中學到的。)
以下是Chat GPT的回答:
表觀遺傳學(Epigenetics)是一門研究基因如何開關的一門學問。這不是在改變我們的基因,而是改變我們的基因「怎麼」工作。就像我們可以打開或關閉一盞燈一樣,表觀遺傳學會控制基因的開或關,而這個過程會受到環境、飲食和生活習慣的影響。
### 1. 基因的開關 我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相同的DNA,但它們看起來和做的事卻不一樣。這是因為基因不是全部都「打開」的。表觀遺傳學就像一位「開關工」,它負責讓不同的基因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細胞裡打開或關閉。這可以透過兩個主要的方式來進行:
#### 1.1 DNA的標記
想像一下,如果有些基因被貼上了「禁止使用」的標籤,那麼這些基因就不會被打開。DNA的甲基化(DNA methylation)就是這樣一種方式,它在基因上添加一個「化學標籤」,使基因保持關閉。
**例子**:有一種叫做BRCA1的基因,當它正常工作時可以幫助預防乳腺癌。但如果這個基因因為甲基化而關閉,它就不能保護細胞了,這樣可能會導致癌症。
#### 1.2 組蛋白修飾
DNA在我們的細胞中不會直接暴露出來,而是纏繞在叫做組蛋白的蛋白質周圍。這些組蛋白也可以被「修飾」來決定基因是否被讀取。就像用不同的鎖鎖住書本,鎖的種類決定了誰可以讀到這本書。
**例子**:當組蛋白被乙醯化(加上一個乙醯化),基因通常更容易打開,這就像讓書本的鎖變得容易打開一樣。
### 2. 表觀遺傳如何影響健康 表觀遺傳學不僅決定我們身體的運作,還會影響我們是否生病。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:
#### 2.1 癌症
癌症有時是因為一些基因沒有正常關閉或打開。例如,當保護我們不患癌的基因被錯誤地關閉時,我們的細胞就可能變得不正常,開始不斷生長,最後形成腫瘤。
**例子**:有一種叫做p16的基因,當它被過度甲基化(也就是貼上「禁止使用」的標籤)時,這個基因就不能幫助我們抵抗癌細胞的生長,這樣可能會導致皮膚癌或其他癌症。
#### 2.2 精神健康
表觀遺傳學也與我們的大腦和情緒有關。如果與情緒控制有關的基因沒有正常開關,就可能導致抑鬱或焦慮。
**例子**:有一種叫做**BDNF**的基因,對大腦的發育和功能很重要。如果它的甲基化發生了變化,這可能會讓我們的情緒變得不穩定,甚至引發抑鬱症。
#### 2.3 糖尿病和肥胖
表觀遺傳還會影響我們身體如何處理糖分和脂肪。如果控制這些代謝的基因被錯誤地開或關,這可能會導致糖尿病或肥胖。
**例子**:科學家發現,在糖尿病患者中,控制胰島素(幫助處理糖分的激素)作用的基因經常被過度甲基化,這讓身體難以正常處理糖分。
### 3. 環境與生活習慣的影響
表觀遺傳學受環境影響很大,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、飲食、運動、壓力、甚至睡眠質量,都會影響我們基因的開關狀況。
**例子**:研究表明,經常吃不健康的食物會改變某些基因的表現,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。而多運動和吃健康食物,可以幫助基因保持良好的開關狀態。
### 4. 表觀遺傳學在治療中的應用
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表觀遺傳學來治療疾病。比如,他們發現可以用一些藥物來「重新打開」那些被錯誤關閉的基因,或是關閉那些不應該打開的基因。
**例子**:有一種藥物叫做Azacitidine,專門用來治療一些血癌,它通過去掉基因上的甲基標籤來重新打開抑制癌症的基因,幫助患者恢復健康。
— ### 更新的參考文獻
1. Issa, J. P., & Kantarjian, H. M. (2021). Targeting epigenetic changes in cancer therapy. *Clinical Cancer Research, 27*(21), 5693-5702.
2. Allis, C. D., & Jenuwein, T. (2016). The molecular hallmarks of epigenetic control. *Nature Reviews Genetics, 17*(8), 487-500.
3. Feinberg, A. P. (2018). The key role of epigenetics in huma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. *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79*(5), 400-411.
這些新資料和研究成果為我們理解基因的「開關」如何影響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為將來開發更好的治療方式奠定了基礎。
DOHaD理論(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)
DoHaD(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)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學說強調胚胎與胎兒時期的環境暴露,包括營養、壓力、毒物等,會對個體的長期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。透過「Epigenetics表觀遺傳」等機制,影響不止一代人,甚至導致跨世代(transgenerational)健康效應。DoHaD現在已是公衛領域所探討的重要議題。
環境毒物不只是影響人類,而會影響到所有物種和生態環境,例如: 環境激素-雙酚A (Bisphenol A, BPA)、農藥DDT、重金屬鉛(Lead)、環境污染物多氯聯苯(PCBs,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)等。(有興趣者,可以用ChatGPT下提示: 請說明DoHaD(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)學說中,關於環境毒物的影響會transgeneration的例子和文獻。)
(二)擁有變態大腦的神經學家James H. Fallon
當初知道這個故事時內心很震憾,他親身告訴我們基因不代表一切。
James H. Fallon是一位神經學家,在用PET掃描自己的大腦時,意外發現跟心理變態殺手的腦部掃描很相似,之後他又發現自己父親的家族裡有許多位是歷史上的罪犯,James H. Fallon便去做了基因檢測,發現自己不只影像上擁有變態大腦,他也擁有暴力精神變態相關的基因。但他自己並沒有走向父親家族裡的犯罪道路,而是成為一位教授且擁有自己的家庭。可點此看Jim Fallon在TED的7分鐘演講來了解他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