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整理舊家,屋裡的時間停留在牆上日曆的那一年。微風吹進屋內、空氣擾動著,曾經的時光是那麼近又那麼遠。搬家時的我剛要升國小三年級,我有好一段時間認為老家才是我心中的「家」,那裡有我遺留的玩具、故事書、錄音帶、各種造型功能的鉛筆盒、溜冰鞋…,有我所能回想起最初的童年。但事實上,在老家前我住過更遠的地方。搬家後的多年,歷經到台中讀書、實習、台北工作,搬過更多次家、遇見不同的人,有的萍水相逢、有的成為多年好友;而這之中的時間早已遠遠超過待在老家的時間了。
炙熱的陽光從窗角褪去,遠方街燈亮起,一整天說長不長、說短不短。珍貴的文件和照片總讓我們停下手邊的事,探聽與回想那時的故事;也有翻出想破頭也想不起來,怎麼會買或怎麼會出現在這的東西,而覺得好笑。
離開時,我拿走了擺在我房間櫃子上的肖像畫,那是某一天從學校拿回家的,雖然早已不記得,但據我媽的說法是幼兒園的實習老師送我的。會說是某一天,是因為拿下來才發現畫作上的日期和背板上的是不同的,隔了一個多月。老師畫下她眼中的我、小時候的我,這幅畫很珍貴。老師可能是引領我進入繪畫世界的人吧。
走過屋外中庭,小時候常騎著腳踏車在那邊繞啊繞。社區外裝上I 郵箱、對街開著蝦皮,轉角的洗車場變成停車場了。現在的我,已不在意老家或童年要定義在哪裡,或許這個問題變得不太重要,我也不再被思緒所困,因為明白那只是我人生某一段的起點。不具記憶的嬰幼兒時期、無憂無慮的童年到出社會後的現在,都是一個個片段呈現的,由每個我住過的家為點,一點一點連接成ㄧ道成長的軌跡,與所遇見的人交織成名為人生的錦緞。
(寫於2024-09-02)
